“东京和新加坡没有一棵橡胶树,但是两地的交易所却能够规定橡胶价格,也正是它们主导的橡胶期货价格导致了现货价格暴跌。”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扎禄颂巴近期愤怒地表示。
是编虽主于顾名思
义,而或翼、或埤,亦妄意窃取云尔。
一、药品虽有德性色味体用之不一,然其要,惟在能妙其用。若识其妙用,斯于升降出
入之法,可以大投,可以轻取,无不如意矣。主治立论,实与内经相表里。愚于 中,颇引
内经者,以此。然有一病而有数药兼用,及可互用者;亦有一病而必赖一药独治者。夫善事
必先利器,固矣。苟器之未习,而徒抱临渊之羡;俾病者、医者,两蒙讥焉。恶乎可。
\x崇时祯岁次辛未孟夏八日\x
\x钱唐后学卢之颐识\x
<目录>
<篇名>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内容: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恰应周天之数。天度无亏,此药何容去取。惟是古有今无,存
空名者,居三之一。故于本经实得二百二十二种。
今之人,知有神农本经,而不知其有食经。然亦三卷中,存茗草一条,而后之人,始知
有食经也。夫本经已乱于张华,而食经又归于剥蚀。故以茗草寓存羊之意,殊不必于此一条,
再如本经争所自出矣。盖淮南、世纪,皆以本经出自黄帝;既出黄帝,而神农之称,又何以
传之千万 ,而无改。惟陶隐居则信以为烈山氏之书。在汉书亦云,本草不知断自何代而作,
犹疑之耳。未尝确言其出于轩辕氏也。总之,神圣开天之笔,非二帝不能作,即随属一人,
亦可。或者书契未作之先,口耳相授,至后而始有笔传也。此非余之言,而先哲之言也;今
食经以剥蚀,故人无置喙则幸矣。
陶弘景,字通明,于本经已各有别录,数如本经,而又于本经之外,复收采汉、魏以下
诸名家所用之药,三百六十五种,亦名别录,上之梁武。按弘景在宋末,为诸王侍读,寻归
隐勾曲山房,号华阳、隐居。梁武每有大事,辄往咨访,故时人又号为山中宰相。卒年八十
五,谥贞白。其书,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等部,又有名未用者,三品。今
于三百六十五药之中,采五十种。
唐本草者,出自唐高宗时,故系之以唐。初高宗以陶隐居所注本经精粗溷收,特命英国
公李 等,主纂修之事, 等亦稍有增损,故又谓之英国公唐本草。显庆中,有监门长史苏
恭等,以重加订释,请帝复命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与恭等,互相采访。则又增入新药一百二
十四种,分类诸品,及有名未用者,列十一部,合目录及图经,通共五十三卷。世又谓之唐
新定本草。今于其中,录其功用者,凡二十种。
药性本草,即药性论,非陶隐居之笔,而唐甄权之笔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省正字,
唐太宗时,春秋百二十岁矣。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