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的增长,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仍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对农化产品的刚性需求不会改变,预计2015年农药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平稳的态势。丁炔二醇会继续保持较大的增长势头。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仍呈扩大之势,同时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2015年经济作物(特色蔬菜、苗木花卉、林木、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规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适用农药的需求量也将相应增加。综合统计全国31个省级植保植检站(农技中心)作出的预测,2015年全国丁炔二醇需求总量(商品量)预计为100.94万t,折百量为32.58万t,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需求量在1万t以上的品种有(按降序排列)草甘膦、敌敌畏、硫酸铜、乙草胺、多菌灵、毒死蜱、莠去津。
烦扰懊 。小便
闭塞而不渴。乃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而阳无以化。法当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气
化。小便自通。知母苦寒。能直达肾与膀胱。清邪热以领正气。泻即补也。又热在上焦气分
。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其病小便闭塞而渴。知母气薄味薄。泻肺火而清肺金
。亦泻即是补也。后人不谙泻补之义。竟以知母黄柏为滋阴补肾之剂。祸及脾胃。中气致伤
。则惑之甚也。用者慎之。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干地黄
内容:(即生地之干也)
【气味】
甘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入手足少阴厥阴及手太阳之经。
【主治】
伤中。逐血。填骨髓。长肌肉。通血脉。益气力。除皮肤燥。去诸湿热。疗折跌绝
筋。生地黄气味主治及所入经络。即与干地黄同。大约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口
渐煎熬。为虚火之症。宜用此以滋阴退阳。故钱氏泻丙火与木通同用以导赤也。如血虚劳热
。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者。若与生干地黄。当虑太寒。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熟地黄
内容:(即生干地黄择其沉实者。以陈酒煮小地黄汁。将地黄复入汁内。九蒸九晒。令其脂
体柔润者是也。)
【气味】
甘微苦微温。阴中之阳。沉也。入手足少阴厥阴之经。
【主治】
益肾水真阴。和产后血气。去脐腹急痛。养阴退阳。壮水之源。仲景六味丸以之为
诸药之首。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汤治藏血之脏以之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又曰生
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可引入所生之处。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可引入所补之处。
忌(萝卜 葱 诸血 蒜)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白赤)芍药
内容:【气味】
苦平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为手足太阴行经本药。又入肝脾血分。
【主治】
安脾经。治腹痛。固胃气。止泻痢。和血脉。与白术同用则补脾。与川芎同用则补
肝。与人参白术同用则补气。与防风同用则发痘疹。同姜枣用则温经散湿。以酒炒则补阴。
生用之则疗后重。(色白者西方之象。能于土中泻水以益脾。色赤者南方之象。能行血中之
滞以散邪。)
但言芍药而能缓中者。彼之味酸涩收敛。似不相侔。然能损其肝。即以调其血。血调而中自
和
也。又言治伤寒多用白芍。以其主寒热。利小便。彼之味酸涩为收。本经何以言之。然能益
阴滋湿而停津液。故金能生水。小便自利。非彼通利也。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大黄
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沉而降。阴中之阴也。(酒浸入太阳经。酒洗炒入阳明经。余经生用。)
【主治】
走而不守。泻诸实热。大肠不通。荡涤肠胃间热。除下焦湿。推陈致新。消宿食。
破女子瘕症。下痢赤白。里急腹痛。仲景泻心汤。专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之症。或以为心
气不足法当用补。反以苦寒泻之者何也。不知真心不足者。必不吐衄兼之吐血。此则本经之
阳亢甚无辅。以致阴血妄行飞越。故宜用大黄以泻去亢甚之火。使之和平。则血归经而自安
也。又言大黄泻心实。泻四经血分中之邪火者何义。盖少阴心经之阴气不足。则心火燔灼。
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胃也。又心之阴气。不足。渐渍既久
。则肺与肝俱各受火而病作。用黄芩佐大黄以救肺。用黄连佐大黄以救肝。肺为阴之主。肝
为阴之母。血之舍肝。肺之火既退。阴血自复其旧。故曰泻心实泻肝肺也。凡病在气分。及
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慎勿轻用。轻用之恐伤元气。耗阴血。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青皮
内容:【气味】
苦辛温无毒。沉而降。阴也。入厥阴少阳经。治肝胆之病。
【主治】
气滞。下食破积结。祛下焦诸湿。疗左胁肝经积气。小腹疝痛。消乳肿。青皮汤用
之以治久疟热甚致结癖块之症。盖疏利肝邪。削其坚实也。但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
真气。不可不慎择而用之也。又曰青皮炒黑可入血分。青皮亦能发汗。有汗者不可用。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枳壳
内容:【气味】
苦酸微寒无毒。沉也。阴也。
【主治】
通利关节。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下气止呕逆。泄肺气。除胸痞。疗里急
后重。或曰凡治痞宜用枳壳桔梗汤。而活人书云。当用桔梗枳壳汤于未痞之先。此何以说。
盖枳壳非能治心下之痞也。果知病者误下。气将陷而成痞。故先用此以预杜之。使不致于成
痞。若痞已成而用此。不惟不能消痞。反损胸中之气。先之一字。不可不细心玩味之也。或
又曰。仲景束胎丸。内用枳术之属。详思胎壮则子有力而易生。令服枳壳之药。必致无力气
弱。何以易达其胎也。盖高粱之家。奉养太过。其气必实。必实而用枳壳之属以耗其气。使
之和平。此谓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用枳壳为对症之剂。若气虚体弱之人。日以参 四物
之剂。峻补气血。犹恐不赡。敢以枳壳为达生之妙剂乎。当于前贤立方之意外深求其理。
为能神而明之也。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枳实
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浮而升微降。阴中阳也。(凡用取其至陈者。去穣核。以小麦麸炒焦。
去麸用。气虚者忌之。)
【主治】
利五脏。除寒热结。破胀实。解伤寒结胸。去胃中湿热。盖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
。故仲景治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以枳实白术汤。谓非枳实之大寒。不能滑窍而破气也
。又云脾无积血。则心下不痞。洁古制枳术丸以调脾胃。非枳实能调脾也。泄气而除内热。
令痞自消。则脾胃自得其天。而无壅积之患也。
<目录>寒性药品
<篇名>猪苓
内容:【气味】
甘平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入足太阳足少阴经。
【主治】
疟。利水道。解伤寒瘟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治渴除湿。去心中懊
。泻膀胱。开腠理。故张仲景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发其汗。病欲饮水而复
吐。名为水逆。冬时寒嗽如疟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