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丙炔醇制品厂欢迎您的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营产品

丙炔醇
分子式: C3H4O
CAS号:107-19-7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有刺激
性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
0.9485(20℃)......

丁炔二醇
分子式:C4H6O2
CAS号:110-65-6
理化性质:工业丁炔二醇外
观呈琥珀色或棕黄色,纯品
固体为无色晶体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东阿县中华路5号
电话:0635-8229909 (肖经理)
手机:15506691762
传真:0635-8275556
邮箱:qf-xiao@163.com
网址:www.bingquechun.com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现货行情 >详细页

2014山东丙炔醇展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来源:http://www.bingquechun.com 本文关键词:0

2014第九届中国(潍坊)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 展会时间:2014年10月10日—13日 展会地点:山东省潍坊富华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背景 连续八年中央“1号文件”,惠及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的逐步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社的大批发展、农业综合实验区的蓬勃兴起;国家免除农业税并实行种粮补贴、种子与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说起山东就不能不说山东农业,说起山东农业就不能不说山东农资山东农资的历史故事就是我国农资发展的历史,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市场供求两旺.山东省


白术 大黄(蒸) 赤芍药(半两) 黄芩(三钱) 麻黄(去节、一钱) 桂枝(二钱) 

上 咀,生姜一片,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x抱龙丸\x 治伤风温疫,身热气粗,痰实壅嗽,常服安神镇惊。亦治疹痘壮热,小儿宜时与服。 

胆星(一两) 天竺黄(二钱) 雄黄(二钱) 辰砂(二钱) 麝香(少许) 气喘有痰加杏仁 

上为末,煮甘草汁丸如芡实大,薄荷汤化下。 

\x竹叶石膏汤\x 治伤寒表里俱虚,胸中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及诸虚烦,伤寒解 

后。伤寒未解,切不可服。 

石膏(四两) 半夏(六钱) 人参(半两) 甘草(半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生姜一片,粳米五十粒,煎米熟为度,去滓温服。呕者加生姜三片,竹叶数片。 

\x洗心散\x 见第三十七问。 

\x辰砂七宝散\x 见第三十七问。 

\x薄荷散\x 见第三十六问。 

\x红绵散\x 治伤风咳嗽,鼻塞或流清涕。 

全蝎(五个、去毒) 麻黄(去节、二钱) 僵蚕(二钱炒) 白芷(二钱) 川芎(二钱) 天麻(二钱) 甘 

草(一钱) 苏木(一钱) 

上为末,绵少许煎服,有热加荆芥,一方有大黄。 

\x葱白汤\x 治头疼不止,身疼热渴,小便赤黄,脉浮数无汗。 

葛根(半两) 芍药(半两) 知母(半两) 川芎(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生姜二片,葱白三枚,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出汗,如有汗温服。加甘草治小儿夹惊 

伤风,并治发疟,头疼加石膏服,呕者加半夏半两。 

\x羌活汤\x 解利邪气伤风。 

羌活(一钱) 人参(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薄荷七叶,水一盏,加芍药甘草,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目录>卷之六

<篇名>小儿伤寒与时气同异第五十二问

属性:夫小儿伤寒得之与大人无异,所异治者,兼惊而已,又有因夹惊食而得,治法与大人一同,但小其分剂,使药性稍 

差耳。仲景云∶春气温和,夏气炎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受寒毒之气,其实时而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其不实时病者,寒 

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病与冬时即病无异,但因春而发,名曰温病。至 

夏而发,名曰热病。阳热未盛,为寒所制,病名为温,阳热。已盛,寒不能制,病名为热,故太医均谓之伤寒也。然热 

病伤寒,温病时气,传变无异也,凡时气者,四时之间,有不正之气也,为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 

热, 

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气之中人,则头疼壮热,咳嗽气粗,烦渴心躁,恍忽惊悸,传变与伤寒无异,故一岁 

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俗谓之天行是也。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 

犹轻,升麻汤、解肌汤主之。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调中汤、 

射干汤、半夏桂甘汤,可选用也。秋湿冬温,治湿则利小便,治冬温亦宜解利。其利小便也,则以五苓散辈,其解利冬 

温,宜葳蕤汤。盖冬温者,感温气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触冒之过,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热温凉之剂亦异,不可 

拘以日数,发汗吐下,随症施行。要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清以温、 

平而行之,以平为期,不可过剂,此为大法,汤氏有七宝散加减服之,并与乳母服尤好,有热者、升麻汤加柴胡、黄芩、 

川芎等剂治之,柴胡石膏汤极效。 

\x升麻汤\x 治小儿时行瘟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未发,疑似之间。治伤寒伤风,头痛憎寒壮热, 

肢体疼痛,鼻干不得睡。兼治寒暄不时,人多疫疠,乍暖脱着,及暑热之忽变阴寒,身体疼痛,头重如石者,可加柴胡, 

无汗加麻黄。 

升麻(一钱) 葛根(一钱) 白芍药(一钱) 甘草(炙一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疮疹亦准此。服药已身凉,止药。加紫苏、茯苓、川芎,名升 

麻苏叶散,有热加黄芩,咽喉痛加桔梗,发丹加玄参效。 

\x解肌汤\x 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畏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无汗恶风壮热。 

葛根(一两) 麻黄(去节、半两) 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 桂枝(二钱半、千金方无此一味)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以汗出为度。夏月加石膏、升麻,各一钱。 

\x调中汤\x 治夏末秋初,忽有暴寒,折于盛暑。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疼,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赤、或 

白,壮热迷闷脉数,宜下之。 

大黄(七钱半) 桔梗(炒、半两) 本(半两) 茯苓(半两) 甘草(半两) 干葛(半两) 黄芩(半两) 

芍药(半两) 白术(半两) 

上 咀,白水煎,量大小加减服,得快气利,壮热便歇。去大黄,加黄连枳壳,止利尤妙,或加地榆,或加当归皆 

可。感风加荆芥。秋宜下,当用大黄疏利。 

\x射干汤\x 治初秋夏月豪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热喜伏于内,咳嗽气急,喉哑失声,干嗽无唾,喉中如梗。 

半夏(汤泡、五钱) 生姜(炮、四钱) 射干(二钱) 杏仁(去皮尖、二钱) 甘草(炙二钱) 紫菀(二钱) 

肉桂(二钱) 枳实(炒、二钱) 当归(二钱) 橘皮(二钱) 独活(二钱) 麻黄(去节、汤泡、二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x半夏桂甘汤\x 治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便微弱,咽痛,似伤 

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汤主之,次用四逆散,此病一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 

半夏(洗、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放冷,少含细咽之,入生姜三片煎。 

\x五苓散\x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又治霍乱吐利,燥渴引饮。 

泽泻(二两半) 猪苓(二两半) 白术(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桂(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拘时,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热在里,身发黄胆,浓煎茵陈汤下, 

食前服,疸病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小儿加白术末少许,如发虚加绵黄 、人参末少许,十六问辰砂五苓 

散参用。 

\x葳蕤汤\x 治风温、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疼,咽干舌强,胸腹满,腰脊强。 

葛根(半两) 葳蕤(三钱) 石膏(一两) 白薇(半两) 羌活(半两) 麻黄(半两) 川芎(半两) 杏 

仁(去皮尖、半两) 甘草(炙、半两) 木香(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七宝散\x 治时气头昏体热、此药大人可服,小儿同乳母服。 

紫苏(三两) 香附(炒、三两) 陈皮(一两) 甘草(炙一两) 桔梗(去芦、一两) 白芷(一两) 川芎 

(一两) 

上咀,每服二钱,水半盏,姜一片,枣一枚,煎三分,去滓服。有热加葛根、升麻、荆芥。 

\x柴胡石膏汤\x 治时行温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热咳嗽,涕唾稠粘并疗 

之。 

桑白皮(三两) 黄芩(三两) 升麻(二两半) 石膏(五两) 前胡(去芦、五两) 赤芍药(五两) 干葛 

(五两) 柴胡(五两) 荆芥穗(三两) 无汗加麻黄、半夏、北五味 

上为粗末,每服

甘肃煤炭丙炔醇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上一页 | 下一页 2014年11月丙炔醇进出口量统计
首页 | 公司介绍 | 企业文化 | 新闻资讯 | 产品展示 | 生产设备 | 销售网络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山东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14
地址:山东省东阿县中华路5号 电话:0635-8229909 15506691762 传真:0635-82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