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附块(二钱) 仙半夏(三钱) 熟谷芽(三钱)
软柴胡(八分) 云茯
苓(三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卫左 始由发热恶寒起见,继则表不热而里热,口干不欲饮,四肢逆冷,脉沉苔腻,加之呕恶呃逆,大便
不实。外邪由太阳而陷于太阴,不得泄越,阳气被遏,胃阳不宣也。脉沉非表,为邪陷于里之证。四肢逆冷,经
所谓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伤寒内陷之重症。姑拟四逆汤加减,通达阳气,和胃降浊。
淡干姜(五分) 丁香(四分) 川桂枝(八分) 六神曲(三钱) 炙甘草(五分) 柿蒂(三枚)
熟附子(一钱五分) 川朴(八分) 陈皮(一钱五分) 仙半夏(三钱) 熟谷芽(三钱) 生姜(三片)
<目录>卷一
<篇名>风温案
属性:吴右 风温秋燥之邪,蕴袭肺胃两经。肺主一身之气,胃为十二经之长,肺病则气机窒塞,清肃之令不行,
胃病则输纳无权,通降之职失司,以故肌热不退,业经旬余,咳嗽痰多,胁肋牵痛,口渴唇燥,谷食无味,十余
日未更衣,至夜半咳尤甚,不能安卧,象似迷睡。子丑乃肝胆旺候,木火乘势升腾,扰犯肺金,肺炎叶举,故咳
嗽胁痛肋痛若斯之甚也。脉象左尺细数,左寸关浮弦
而滑,右尺软数,右寸关滑数不扬,阴分素亏,邪火充斥,显然可见。据述起病至今,未曾得汗,一因邪郁气
闭,一因阴液亏耗,无蒸汗之数据。脉症参合,症非轻浅,若进用汗法,则阴液素伤,若不用汗法,则邪无出
路,顾此失彼,棘手之至,辗转思维,用药如用兵,无粮之师,利在速战。急宜生津达邪,清肺化痰,去邪所以
养正,除暴所以安良,然乎否乎?质之高明。
天花粉(三钱) 光杏仁(三钱) 金银花(三钱) 冬桑叶(三钱) 生甘草(八分) 川象贝(各二钱)
连翘壳(二钱) 淡豆豉(三钱) 嫩前胡(二钱) 薄荷叶(一钱) 冬瓜子(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广郁金(一钱) 活芦根(去节,一两) 枇杷 叶露(二两)
二诊 风燥外受,温从内发,蕴蒸肺胃两经,以致肌热旬余不退,咳嗽痰多,胁肋牵痛,不便转侧,口渴溲
赤,夜半咳甚气逆,直至天明稍安。夜半乃肝胆旺时,木火乘势升腾,扰犯于肺。加之燥痰恋肺,肺炎叶举,清
肃之令不能下行,谷食衰少,十天不更衣,胃内空虚,肠中干燥可知。唇焦,舌不红绛,但干而微腻,脉象两尺濡
数,两寸关滑数无力。经云∶尺肤热甚为病温。脉数者曰温。皆是伏温熏蒸之见象,平素阴液亏损,温病最易化
热伤阴,是阴液愈伤,而风温燥痰为患愈烈也 |